我想,大概是因为“时代变了”。
——生活压力不该是你堕落的托词
无知才是
最近这些年,日子很浮躁,房价不跌工资不高。男人没钱约不起炮,女人没胸买不起爱马仕包。
生活工作谈恋爱结婚生孩子,每一件事都很累,成本还很高。
譬如下面这样的留言:
妹子吐槽社会压力感慨女人艰难我都认同,但一句:
“你们还是不要祸害女性了让人家好好找个有钱的嫁了,不行给人家当小三生个私生子也好”
差点没把我电脑显卡闪爆。
你面临的社会压力,绝大部分的女生也都面临着,要是人人都是这样的想法,情感行业都可以关门大吉了。
谁还管什么自我提升情商建设啊,挣够了钱还差没老婆吗?
小三小四小五六七八扎堆圈养,感情回到你们琼瑶阿姨《情深深雨蒙蒙》时代,我陆振华娶九个老婆看不顺眼的赶出家门,不合心意的抬手还能拿鞭子打。
如果女生自己只想着通过假脸假奶发自拍,穿着“易侵犯”材质的布料混迹酒肉夜场,找个老狗逼陪他骑大马,就别抱怨世风日下道德沦亡,自己老是被渣男拔屌无情骗上床。
然后呢,扭曲往往都是相互的。
男生们也开始出现了一种很清奇的逻辑:
有钱我就是大哥,有钱就有女人。
一如前几个月被骂得体无完肤的文章,性侵还能大言不惭:“你都有过这么多男朋友了,摸你下大腿怎么了?”
一如前几天被爆了菊花的滴滴公关:为减少女性乘车风险,请不要穿得过于暴露。
很多男人都有这样的潜意识:
有了金钱、名望、地位,我就可以对女性为所欲为,因为她们只看重圈子和钱,女人不是人,只是一个依附品。
出门穿得这么骚,不就是等着被X?
那么同样,如果是带着这种有钱女人就可以随便泡的思想,那也就不要老是抱怨女人物质拜金,每天穿着莆田AJ四十五度角仰望太阳抱怨自己遇不上真爱了。
对于这些清新脱俗的思想,我只能说多出去看看。
生活的压力不是思想堕落的托词,谁的生活压力不大?
无知和懒惰,才是原罪。
到底是时代变了,上文中的这两种思维方式竟然相辅相成配合得天衣无缝。
九年义务教育德智体美劳一朝不慎,竟衍变成了房钱车炮包。
——富有
远不止几个包几双鞋几次夜场
这部分男男女女,为了从异性身上获取自己想要的价值,开始了一系列持续可发展的骚操作。
男人穿假货吸引假脸;
女人整假奶钓鱼伪富。
而这些,大多是“炫耀性消费”的畸形产物(现代生活中人类的劣根性所致)。
经济学家Veblen曾对“炫耀性消费”(conspicuous consumption)进行过解读:
人们将物质消费当做衡量社会地位与身份的标准。
譬如“有闲阶级”(the leisure class),这类阶层的人习惯用奢侈品和高端娱乐方式来炫耀,以融入某圈子或者获得尊重。
因为他们是真正的“有钱一族”如富二代等,拥有大把可自由支配的有闲时间和财富。
而有闲阶级以金钱荣誉性准则建立了一整套生活娱乐方式,譬如骑马、健身、夜场美色、服装文化等。
与之相对应的“无闲阶级”(工人阶级劳动者)其中一部分人便试图获得和有闲阶级标准相同的财富,以求得在社会上(圈子里)受人尊重。
但往往很多人他们并没有这样的毅力坚持到最终出结果的时刻。
绝大多数的人如果不是工作的强制,连坚持早起都做不到。
所谓的健身也不过是朋友圈打卡拍照ps之后用来钓鱼的手段之一。
至于创造财富,就更是成了一个笑话。
随后投机倒把的行为就开始以老鼠繁殖的速度在每个人的朋友圈逐渐蔓延。
他们每天在朋友圈过着不属于自己的生活,扮演着不属于自己的角色,专注于把自己包装成有文化、高富帅、白富美、不用工作躺着收钱的“有闲阶级”。
我知道这姑娘想说自己很美,白富美的美。
但浓妆美瞳戏水,还把戒指、手表、手链、项链全副武装,也是罕见。
还有那被PS=玩弄到变形的砖,泳池的水,砖块的泪。
不知不觉,似乎从墨镜反光出车标,在space拍一张酒桌照,以及一款爱马仕包被无形中当做有钱有地位的标志符号。
可是他们和他们想成为的那种人,差距真不是几个包几双鞋几场space能弥补的。
▼
时代真的变了,但是骨子里的劣根性依旧如初。
——忘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社会地位成为了言行的标杆
而非道德
成功男人约炮叫风流,穷屌丝叫下流;成功女性包养男宠夜场挥金是风情万种,普通姑娘穿个短裙都是淫荡。
大约20年前,支付宝与微信还没有诞生,我们的生活以及消费习惯还属于常常掉钱包、招手呼唤出租车、银行排队转账的阶段。
那时候很多人眼里的上层人士长这样:
壮硕而充满油脂的身材、会脱漆的金边墨镜、游泳会浮起来的粗大金项链、用笔写字发短信的手机成为标配。
或许他确实具备一定的“爆发”财力,于是他说裸露上半身带金项链才有气派,于是身边的人开始纷纷效仿。
而10年前,我还在读书的年纪,那个还没有开始流行“拼干爹”的年代,大家流行的是“拼大哥”。
以胖为美的时代开始落寞,精瘦的猴子开始称王称霸。
那时候大哥的标配是:
黑色衬衣、紧身牛仔裤、网眼耐克运动鞋、刘海一定要长的爆炸头,以及靠在电线杆上四十五度角吞吐二手烟雾。
他说:认我做大哥,以后谁欺负你都别怂,哥作为“东少”(成都市东门一哥)没有摆不平的事。
因为他们有QQ会员,会抽烟,敢染头发敢化妆涂指甲纹身,敢做当时很多学生想做又不敢做的事,于是他们就成了大哥。
大哥说什么,都是对的。
小弟小妹上赶着去效仿:“我的发型,就是我做人的态度。”
到了今天,拼干爹和拼大哥双双过时。
这一部分人有的开始拼脸、拼胸,有的则拼下午茶夜生活,还有的开始拼朋友圈。
(某同事大学同学短短两年间突发巨变)
就好比我朋友圈里的一个妹子,咬牙买了款2000块的包,连着发了3条朋友圈。
2000块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不多,但对她来说就已经算是“炫耀性消费”的档次了。
因为站在流量巨口女性营销号说:女人就应该对自己好一点,女人就是要买买买。
于是她在随后的一个月里,朋友圈除了这款包包,再也没有其它可以展示的东西。
与此同时,大家知根知底的同事,也常常发一些坐在豪车里的自拍。
透过墨镜的反光,假装不经意间显示出方向盘上的车标。
然而事实上,车是别人的,他只是做进去拍了张照骗,甚至连脸上的墨镜,都是别人的。
尽管他们在近20年里频繁旋转在我们身边,或者跳跃在朋友圈。
不变的是,他们始终没能成为我们眼中可以被认可的“高端人群”、“精英类型”。
譬如一些工厂店“奢侈品”往往印有非常显眼的品牌logo,而同品牌在专卖店的商品logo则会比较隐蔽。
真正的白富美阶层极少会穿标志着硕大的工厂GUCCI在街上晃荡。
因为她们在意的是设计美感和款式,而不是“标志和面子”,认识的人都知道她们的消费能力因此并不需要“炫耀”。
而为了“有面子”或者“不掉面子”的人,衣着打扮上总是散发着一股就怕别人不知道我穿得是名牌气息。
她们往往在意的更多是“面子”,向身边人“炫耀”自己的不一样,至于“款式和设计感”便属于次要,因为其消费能力也是有限的。
这种在以前相对“高端”的消费,在不断“平民化”:
豪车、名表、奢侈品(包括轻奢)鞋包、化妆品,以及一些顶级夜场等娱乐方式……
那么在真正白富美和高富帅阶层的眼里,他们则逐渐在退出“高端”的标签。
对于某一个领域来说“炫耀性消费”正在宣告退役,因为现在真的没有什么“奢侈品”值得这个领域的人来炫耀。
他们从“显富”的阶段,逐渐转型为无形的文化与知识消费。即:隐形消费。
譬如教育,以及艺术。
艺术,代替车表房包炮,成为了“顶级奢侈品”。
因为亲近艺术不仅要有财力,更有一道文化的门槛。
这也是我一直坚持倡导自我提升的本质,内在文化涵养和外在审美能力,二者之间相辅相成。
有文化和涵养,才能懂得艺术,具备审美,并作用于自己的外貌和言行。
为什么很多人在物质水平提升后,或者看起来已经提升后,还是不能让人认可和尊重?
譬如最开始那个90年代光头横肉金项链的暴发户,你会对他产生敬重吗?(此处就事论事,并没有恶意抨击他人的意思)
现在的“炫耀资本”标配是E奶巨乳名牌包包,豪车标志夜场美女。
在这个“雅者为王”的时代,却连拍照都要先把包放前面,把胸P到最大;发朋友圈不是方向盘就是酒场...
从内到外透露着内心的空洞和肤浅,除了钓物以类聚的鱼,尊重和认可,几乎是没有的。
知识和底蕴,承载在一个人的高度。
想要成为他人眼中“有范儿有面儿”的高端人群,吸引同样高价值的异性,
并不是穿几件衣服,蹦几次迪,发几个钓鱼朋友圈,约几十上百个假炮能改变的。
CENGJI.
版权所有 © 层级网 2008-2026 / 网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