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P圈引发的联想之 审美
许久没有写这个系列了,今天接续上,应该快写完了,写到哪儿算哪儿吧。
1、审美的能量
审美这个词太普通,普通到基本没有人重视。
就像坚持这个词一样,看的太多了,一点意思都没有。
而审美能力,几乎是未来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为什么有的人就是懂怎样才美?怎样才帅? 而一般人品出来的就不对劲呢?
为什么网红拍的照片就好看,一般人就是很素?网红为什么能成为网红呢?
审美差异就像是阶层分化一样,是可以塑造巨大能量的。
2、审美浅谈
早期情感培训(大概是2010—2014年前后)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就是让受众拍展示面,这可以快速的解决一些棘手的问题,效率很高,基本上你只要拍拍照,根本不需要学习任何技巧,有意识的包装一下自己,就能收获挺不错的效果,这非常简单,所有人都吃这一套。
因为没见过啊,当时还处于PC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末期,当时自媒体这玩儿本来就新鲜,当时大家都只在上面转发鸡汤和新闻,你竟敢在上面展示自己,那肯定就会取得很多超预期的效果。对口的异性一看,基本上就开始湿了。
为啥?这是审美差距造成的。
审美差距的两大因素:
没见过——新鲜、新认知、帅/美/富
这也行——还能这样玩儿、混搭组合、毁三观、颠覆、果敢、出圈、出众、品位、坚定
很多人也把这种审美差距形容成:鄙视链,一方鄙视另一方的根源就是人们都是倾向于建立自己的心理优势,认为自己就是比别人更特别(比别人厉害)。
呵呵…!比别人特别倒是简单,可让别人认可你的特别(厉害),那就不容易了。影响力在建立起来的初期都会出现很多困难。
比如说:我写这么多字,很多人随便划一下进来,迅速关掉,根本没看,但也有人看了,说羽哥你写的挺好。本质上来讲,我写的好与不好,这篇文章都在这里,好与不好并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有的人认可你,你就写的好。有的人不认你,你就是写的再好也没卵用。
审美是一个看起来很客观,其实非常主观的玩意儿。
写一篇好文章、喜欢一个人、恨一个人,喜欢什么颜色、认可怎样的品质…… 等等这些,都是非常主观的事情。拿捏好这些事情的分寸,也就是审美。
3、利用审美优势
如果说前面这些文字旨在探讨审美这件事的话,后面的论述就倾向于我们该怎么利用审美差距给我们带来一些优势。
1、审美碾压
你去成都、杭州、武汉这些新一线城市,刷一刷同性的探探积目展示面,就明白现在这展示面玩儿的有多过了,各种飞机大炮,装备武装到发丝。人家就是利用这些极端的图片来吸引人的。这种做法非常简单粗暴:直接碾压。让人一看就沦陷了。
尽管审美碾压在当下的年代显得没有那么管用(大家都会了),但还是有最直接可见的效果的。
结论:好的展示面非常重要,它能让你面对一些屌丝/厂妹直接产生碾压效果,很轻松就能做到你想做的事情。甚至极端的讲,你学情感,其实啥都不用学,你就把展示面做到无可挑剔,就足够了。
2、夜场中的审美
我经常鼓励年轻人要去酒吧,特别是一些高档次,开个卡好几万的那种,纵然这种场所也有你道听途说的一些黑暗故事,但那里就有很多纯粹的对美丑的评比,虽然总体是趋于外表的,但起码也能通过这种场景体会到很多无以言说的趣味。这就是对人外形、气质、美丑的审美。经常混迹夜场的人在情感上大多都会取得优势。这也是渣男渣女的标配。
当然,不要去蹭卡,不要去捡尸。要自己花钱(分摊)。
3、年轻人的审美
为什么很多中老年人要模仿很多年轻人的话语和方式?
他们觉得:“嘿man,我还是能跟上你们年轻一代的,我思想还是很潮的啊!”
潮个锤子,老了就是老了。中老年人脑子里带了太多以前的旧东西,虽然里面很多相当有价值,但年轻人天然是会抗争的,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建立起自己的审美体系。
你在情感上要取得优势,必须有一些独特的东西,可能是你会的一门乐器,可能是你喜欢的那个作者,也可能是你账上的余额或是你方向盘上的logo。
年轻人本来就该追求那些目的明确的东西,比如:变有钱,变好看。哪怕你最终也不会很有钱,也不会很好看。但你这种追寻的姿势很好看啊,这种潜力很好看啊。
ok,本篇差不多到这里。
本文不指望把审美这个大命题说清楚,但愿你能知道:吸引力和影响力很多时候都是由审美差距带来的。你能合理的利用符合自身的审美优势,就能在人际交往和情感中占据主动。
(end)
内部分享更新:如果利用审美差距更好的释放魅力(视频)
主要讲一讲一些具体的做法,如何提高审美能力 等【内部朋友专享】
下一页:写本篇时一些盈余的思考点>>
CENGJI.
版权所有 © 层级网 2008-2026 / 网站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