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网
主页 > 自我成长 >

层级网自我成长系列之四:青春风暴

层级网原创新概念的火箭筒效应

青春风暴之新概念火箭筒

青春风暴之新概念火箭筒

我国职场有个著名的35岁定律,之所以有这个规律,就是划分青年和中年的区别。公职人员的招录,也大多以这个年龄为界限。

结合古代人的平均寿命也就是30来岁,也就是从这个年龄开始,人的身体逐渐走向老化,精力、体力已经开始下滑,但依然拥有聪明的大脑,一旦在某个体制里偷奸耍滑,防不胜防。

多数中年人基于生活的压力,做事都很靠谱,但马化腾说过,你并没有犯任何错,也很努力,但就是太老了。

年轻,有时候是一件不太好的事,就像你被人评价“小伙子,你还是太年轻了”,你可能会感觉到冒犯。

不过,这个评价你年轻的中年人或者老者,可能的确掌握了一定的资源。而年轻人理论上有足够的时间和力气去搅动这一切。

青春风暴乱杀场景:

一个70后跟50后的老板谈阿米巴、谈SOP管理标准,老板直接就晕了,也就是说你讲什么都是对的。

一个80后跟60后的老板谈互联网思维,老板也直接晕了,预算你随便填。

一个90后跟70后的老板谈自媒体流量矩阵,老板必须也晕。

一个00后跟80后的老板谈虚拟货币,老板哪怕不晕也是带有敬畏之心的。

球场上的青春风暴

无论是足球还是篮球,包括任何团体运动,一旦运动队的成绩下滑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清理球队的老将,哪怕老将的水平依然在线,也需要被清理。清理过后成绩下滑必然更严重,但要的就是未来可能的改变。改变比维持重要的多

类似的事情,在男女情场上依然奏效

一个23岁的姑娘,对着40岁男人会心一笑,哪怕男人知道你就是狐狸精,依然会迷糊。

一个26岁的小帅,错误只要不是特别严重,38岁的女上司没有理由不包容。

年龄差距大的爱情

年龄差,天生就是一个极其顺畅的沟通工具。对方会多看你一眼,给你一个讲话(展示)的机会。

而你如果胸怀理想,真正撬动资源的沟通,就是让对方听不懂,利用新时代的概念,直击对方的知识盲区,让他不能利用岁月积累的经验以及自身资源对你行成优势。

相反的例子,一个年轻人跟50后、60后的老板说工作会努力,这绝对是把自己推向火坑,人家小时候是听红军两万五的故事长大的,你就996你就受不了了?你哪怕007又能怎样呢?年轻就是要燃烧自己啊!

老板会对什么感兴趣?

以上所说,并非只有年轻人有用,其实只要行成了年龄差距,沟通就能抓住有利于自己的扶手,比如一个50岁的人,跟70岁的人,怎么聊怎么有的,稍微整点新词儿,整点年轻人的东西,对方不可能跟的上的。他只要跟不上,他只要愿意多听几句,接下来舞台该怎么整,全看你了。

时至今日,我国盛行尊老文化,从互联网时代到来,开始有了“35岁会被裁”这个概念后,年轻人的精力、活力、不拘一格所带来的创新力量才逐渐开始被重视,也不得不被重视。

社会的活力,经济的发展,就是年轻人要从比你年龄大一截的人手里抢夺资源,你明抢肯定是不行的,对方久经考验所行成的“老狐狸”属性,你不可能抢的到。所以你不能走过去他们熟知的道路,必须用新的概念,新的手段,哪怕是伪造出来的东西,让他犯迷糊、犯嘀咕,才有成功概率

有时候,不要觉得跟一个有年龄差距的人沟通会有代沟,正是因为这种“代沟”,才造成了信息差,你才有属于你的表演舞台,哪怕对方有很多老思想、老规矩,实在让人不胜烦扰。这也犹如一盘好菜中的一根毛,膈应是膈应,但并不影响美味。

真正令人难受的是,你的上司,比你还年轻。当然,我说的不仅仅是生理年龄。

 

我自己的几件真人真事

1、大概2014年左右的时候,我在深圳工作,有个胖子同事经常给大boss写关于O2O(线上到线下的商业模式)的文章,我就做他旁边,他的文章就是拿网上的几篇揉合起来,再稍微修改下,他自己天天在办公司,下了班就回出租房,他能搞懂个啥?不过当时的O2O是个非常新的概念,大家都没太搞明白,此君多看了几篇文章就敢写,还发给boss,结果没过几个月他尼玛就升职了。我们两坐的很近,平时也经常沟通,我真没看出来他有什么厉害的地方。现在回想起来,可能就是敢于向BOSS秀新概念吧,或者是借助新概念、新思想给自己加分,只是装个逼,别人还认为你真有能力了!

2、2018年的时候,我进入了一家食品企业,是个上市公司,按理来说,面试应该至少3轮的,我一轮就进去了。我当时从男性情感行业退出来,从来没有食品行业的从业经历,就直接面一个中层管理岗位,而且啥也没准备,就是当时一个劲的说新词儿,说互联网黑话,什么营销矩阵,什么阿米巴,互联网倍增啥的,食品行业属于传统制造,里面的人都土里吧唧的(完全没有歧视的意思),关键是我说的这些话,人没听过啊,其实我也听了没多久,啥意思我都还没完全搞懂的,至少没运用过,人家还以为我真是个NB人物,怕我不参加下一轮面试了,我一到家直接就给我发了offer,待遇比我提的还高。

3、今年上半年,我一体制内的朋友,想往上爬一脚,关系也没有特别硬,我就告诉他,你在你们单位要想往上走,你搞好好上班,认真负责这一套肯定是没用的,因为只要没犯错,大家都是认真负责的。我让他上班节约点精力,赶紧买个无人机,天天拍点辖区内的镜头,他们是管公路的,有很多宣传任务,你就拼命拍,往各种官媒上提交。结果半年,就上了两次央视媒体平台,后来领导直接约谈他,哥们儿也聪明,就说可以提质增效、建立高速互联这一套,其实就是多装几个摄像头,再采购一个监控系统,搞个大数据面板。但领导们一把年纪了,不会操作啊!哥们此番操作,听说年后应该有机会升一级了。

(完)可再回看一次本文^_^

————层级网·公心羽

公羽厅的二维码

相关信息

年度热门点击

全站随机推荐